注释(一)词语例释
Notes 1行动
“行动”,动词,表示行走,活动身体。例如:
(1)他运动时受伤了,行动不便。
(2)有些鸟类喜欢单独行动。
“行动”作为动词,也可以表示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某种活动。例如:
(3)做什么事他都喜欢提前行动,早做准备。
(4)有的人总是怀疑计划不够准确而迟迟不能开始行动。
“行动”也可以做名词,表示活动、行为。例如:
(5)郝老师到云南参加支教行动。
(6)我们应该勇敢面对困难,迅速采取行动,主动承担责任。
●练一练:完成句子或对话
(1)A:小赵呢?他今天怎么没来上班?
B:(行动)
(2)A:好久不见了,你最近在忙什么呢?
B:(行动)
(3)_,避免不必要的浪费。(行动)
2义务
“义务”,名词,表示在法律上或道德上应负的责任。例如:
(1)不过,现在我们明白了,建设家乡,人人有责,我们也要承担这个义务。
(2)参与社会事务(shiwù, work, affair)和促进(cùjìn, to promote)社会进步是每个人的权利,也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。
“义务”也可以做形容词,表示不收报酬的。例如:
(3)我们每个学期都要至少参加三次义务劳动。
(4)中国有关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法律。
●练一练:完成句子或对话
(1)A:父母对子女有哪些义务?
B:
(2)学校有义务
(3)A:?(义务-形容词)
B:对,今天来参加演出的演员都不要钱。
(二)词语搭配
有/获得/缺少
勇气
利用
工具/人/时间/条件
承担
责任/费用/任务
经济/城市/学科
建设
艰巨(的)
任务
巨大/意外/学习上(的)
收获
中心语 + 补语
中心语 + 补语
闯
入/进(去)/过(去)
采访
到/完
主语 + 谓语
主语 + 谓语
性格/声音/动作
温柔
进步
很快/巨大
(三)词语辨析
发言一发表
发言 发表
发言 发表
共同点
都可以做动词,都与表达意见有关。
都可以做动词,都与表达意见有关。
不同点
1.指在会议或课堂上说话。
1.指向集体、社会正式说出自己的 意见或在报刊上刊登(kánéng, to publish in a newspaper or magazine) 文章。
不同点
如:他上课从不发言,很多课不及 格,平时也几乎不和同学交往。
如:总统发表了有关两国关系的 讲话。
不同点
2.可以做名词,指所发表的意见。
2.不可以做名词。
不同点
2.不可以做名词。
如:他今天在会上的发言很精彩。
不同点
3.是离合词,中间可插入其他成 分,后面不能再接宾语。
3.不是离合词。
不同点
如:你已经发过言了吗?
如:你发表过这篇文章吗?
●做一做:选词填空
发言
发表
(1)我准备公开 我的意见。
X
(2)明天上课该轮到我 了。
(3)总裁,这是明天会议的 ,请您过目。
(4)她年纪虽小,已经在杂志上 过几首诗了。
练习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
Exercises
闯操心承担勇气建设温柔
别怕困难,鼓起,你一定能成功!
②大家都很羡慕他有个体贴的妻子。
③昨天开车时精力不集中,了红灯。
父母为我们了一辈子_,现在该享福(xingfu, to enjoy a happy life)了。
5毕业后我希望回去我的国家。
这次活动的费用将由学校统一(tngyi,uniform, unified)
2选择正确答案
该准备的我们都已经准备了,你这么做完全是的。
(A.多余B.过分)
表面上弱小的人,很可能拥有你想象不到的巨大。
(A.精力B.力量)
3心理学家发现,性格的人的生活比其他人更丰富。
(A.热烈B.热情)
我觉得他这并不是对你好,只是你。(A.用B.利用)
3给括号里的词选择适当的位置
我都已经A安排B好了,你别C瞎D了!(操心)
②看了她的舞蹈,大家都 A鼓 B起 C来 D。(掌)
③A他B下班后的C时间参加D专业培训。(利用)
我会A最大的B力量C来D帮助你。(尽)
4根据下面的提示词复述课文内容
内容提示
赵福根的故事
研究型学习活动
郝老师的想法
重点词语
发言、及格、家务、冠军、鼓掌、进步、题目
闯、主题、采访、利用、操心、义务
收获、力量
课文复述
话题
HSK(五级)话题分类词语
教学2
测验(cèyàn)、实验(shíyàn)、抄(chāo)、试卷(shìjuàn) 夏令营(xiàlingyíng)、操场(cāochǎng)、用功(yònggong) 辅导(fǔdǎo)、收获(shōuhuò)、铃(líng)、退步(tuìbù)、 改正(gǎizheng)
●做一做:从上表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
(1)暑假时很多中小学生去外地或外国参加又可以旅游又可以交朋友。
(2)这是上次考试的_,请大家认真看一看错在哪儿。
(3)我想请一个家教,下课后__我学习汉语。
(4)预习生词时,我会把不认识的字三遍。
运用Application
背景分析:
就像课文中所说,现在中国的很多农村、山村里,青壮年都出去打工闯世界了,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在家中。根据新闻报道,2013年,中国农民工增至2.69亿,其中,有超过1.6亿人是在外地打工,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国东部地区。这种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。
话题讨论:外出的农民工
1.青壮年外出打工对农村可能产生什么影响?
2.青壮年外出打工对城市可能产生什么影响?
3.你认为,政府应该怎么帮助这些老人、孩子和农民工?
命题写作:
请以“大山的未来谁负责”为题,谈一谈你的看法。尽量用上本课所学的生词,字数不少于100字。